理学 >>> 物理学 >>> 原子核物理学 >>> 中高能核物理学 >>>
搜索结果: 1-12 共查到人物 中高能核物理学相关记录12条 . 查询时间(1.129 秒)
代巍,男,1984年1月生,湖北武汉人,2013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得理论物理专业博士学位,2018年1月成为中国地质大学数理学院特任副教授,入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大学者”(青年优秀人才),现为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高能核物理,研究方向包括高能重离子碰撞中的完全喷注研究、高横动量强子的产生及其中的喷注淬火效应。并在Phys. Rev. Lett, Phys. Lett. B等国际S...
教育经历:2003年9月-2009年7月:物理学博士,北京大学理论物理专业;1999年9月-2003年7月:理学学士, 东南大学物理系。
万猛,男,仡佬族,遵义市人。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贵州省教育厅重点学科(物理学)成员,贵州省教育厅重点支持学科(理论物理)成员,贵州省教育厅人才创新团队(理论物理)成员。分管教学工作,从事中高能核物理、强子物理研究。主要承担《力学》、《电磁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朱祥荣,男,1984年出生,理学博士,副教授。湖州”1112”人才工程后备人选,2014.7-2016.6在北京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曾先后访问俄罗斯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JINR)和塞尔维亚文恰(VINCA)核科学研究所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黄虹霞,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中高能核物理,粒子物理,强子物理。南京师范大学青年百人培养对象。南京师范大学“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南师大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主持人。
钟显辉,男,1975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99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物理学学士学位,06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学院,获理论物理博士学位。08年7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后出站,入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科学学院,时年底聘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现主要从事中高能核物理方面的研究,着重研究低能区强子的产生、衰变以及强子间的相互作用等非微扰强相互作用问题。在所研究的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在国际主流刊物...
安春生,男,汉族,1982年3月出生,理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中高能核物理、强子物理理论研究。与合作者建立并发展了拓展夸克模型,提出重子中的高阶Fock态成分可能以某种特定的夸克有色集团的形式存在,并将其应用到基态重子及重子激发态性质的研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Phys. Rev. C, Nucl. Phys. A, Eur. Phys. J. A等知名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
温新建,1979年生,教授,山西清徐人。2014/01 --2015/01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 埃尔帕索分校 物理系 访问学者,2013/10 -- 山西大学 理论物理研究所 副教授、教授,2007/08 -- 2013/09 山西大学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讲师、副教授、硕导,2002/09 -- 2007/06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理论物理 博士,1998/09 -- 2002/06 陕西师范...
王新年,1978年至1982年在山东大学物理系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至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学习,获硕士学位;1985年至1989年在美国Oregon大学理论科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9月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在美国Duke大学、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做博士后;1997年被Lawrence Berkeley国家实验室聘为研究员,2000年至2006年为...
Gregory Breit(图)     Gregory Breit  Nuclear physics       2009/4/23
FOR NEARLY FIFTY YEARS, GREGORY BREIT was a leading fig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John Wheeler in Some Men and Moments in Nuclear Physics wrote, "Insufficiently apprec...
THE NAME OF Frank Alden Bovey will always be associated with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of polymers. Frank published some of the earliest scientific papers demonstrating the use of NMR to...
冯笙琴,教授,硕士生导师。在高能核物理和粒子物理研究领域作了一些有突出意义的工作,近十年来,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美国《物理评论》和《欧洲物理学报》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高能核衰变方式研究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椭球衰变理论,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上,受到国际、国内同行广泛关注,该文被评为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

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学术期刊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世界大学科研机构排行榜-

正在加载...

中国大学排行榜-

正在加载...

人 物-

正在加载...

课 件-

正在加载...

视听资料-

正在加载...

研招资料 -

正在加载...

知识要闻-

正在加载...

国际动态-

正在加载...

会议中心-

正在加载...

学术指南-

正在加载...

学术站点-

正在加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