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理学 铱”相关记录60条 . 查询时间(0.062 秒)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岛团队在5d铱氧化物异质界面中发现稳定可控的单原子层二维电子气(图)
界面 原子 二维电子
2024/11/11
2024年9月3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中心杨晓萍研究员课题组和合作者,在5d铱氧化物异质结构的绝缘体-金属转变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局域于异质界面IrO2中发现稳定可控的单原子层二维电子气。该成果2024年7月在线发表在国际期刊ACS Applied Electronic Materials上。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专利:一种选择性检测谷氨酰胺的新型铱配合物探针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专利 选择性检测 谷氨酰胺 铱配合物探针
2023/7/13
上海有机所在铱催化Z式保留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方面取得进展(图)
铱催化Z式 不对称烯丙基
2023/1/7
Z-烯烃片段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但由于大位阻取代基位于双键同侧,Z-烯烃相对于E-烯烃热力学不稳定,因此其高选择性合成极具挑战性。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通过利用亲核试剂捕获π-烯丙基金属配合物中间体,可以高效构建含有烯烃片段的手性化合物。但是该类反应一般经历热力学稳定的syn-π-烯丙基金属配合物,得到末端烯烃或者E-烯烃产物。
Z-烯烃片段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中。由于大位阻取代基位于双键同侧,Z-烯烃相对于E-烯烃热力学不稳定,因而其高选择性合成颇具挑战性。过渡金属催化的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利用亲核试剂捕获π-烯丙基金属配合物中间体,可以高效构建含有烯烃片段的手性化合物,但该类反应一般经历热力学稳定的syn-π-烯丙基金属配合物,得到末端烯烃或者E-烯烃产物。
在许多天然产物、药物以及生物活性分子中都含有中环结构(七至十一元环),发展其高效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由于跨环张力和不利的熵效应,目前中环分子的合成,特别是手性中环分子的不对称催化合成还存在很大的挑战,有效的方法局限于分子内环化反应、多环化合物扩环反应和多组分环化反应等。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孙栋研究员带领的超快光谱课题组利用偏振角度分辨瞬时反射光谱,对钽铱碲在光激发下各向异性性质的动态演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实验样品来自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刘政副教授课题组,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刘淼特聘研究员课题组提供了能带结构和非平衡态温度的计算。实验结果显示,受到光激发产生的热载流子影响,钽铱碲的光电导椭球被压缩,随后各向同性地弛豫到初始状态。这一动力学过程与二维...
第二类外尔半金属钽铱碲因其贝里曲率引起的位移电流增强,在中红外波段响应度大幅提高,具备极高的光电探测应用潜力;同时,各向异性的晶体结构使其具有各向异性的光学及电学性质,成为未来新型及高性能电子、光电器件的理想材料。通过研究钽铱碲光激发热载流子的动态演化过程,可以为材料在强场条件下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另一方面,探究钽铱碲各向异性特性的动态演化对于材料在偏振分辨相关的应用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实现铱催化Z式保留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
铱催化Z式 不对称 烯丙基 取代反应
2021/1/22
Z-烯烃是有机分子的基本结构单元,由于其相对于E-烯烃热力学不稳定,其高选择性合成极具挑战性。含有Z-烯烃的手性结构单元广泛地存在于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中,发展其高效精准合成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图1A)。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游书力团队利用π-烯丙基铱物种反应特点,从易得的Z-式烯丙基酯原料出发,实现了含有Z-式烯烃手性化合物的精准合成。该研究揭示了全新的不对称烯丙基取代反应模式...
“三头六臂”的氮杂环卡宾铱催化剂:高效催化乙二醇和甲醇选择性交叉偶联制备乳酸(图)
乳酸 乙二醇 甲醇 交叉偶联
2021/8/19
乳酸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平台分子,广泛应用于食品、化妆品、药物、聚合物等多个领域,尤其是可用作制备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预计2022年其全球需求量高达4 × 105吨。然而其产能受限于高效催化剂及合适原料的不足,生物发酵法效率低且需要繁琐费时的分离提纯,而传统化学催化通常需要用到有毒试剂(如氢氰酸或乙醛)。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巢晖教授团队发现用于胃癌诊疗的Fe(III)激活、溶酶体靶向铱(III)前药(图)
中山大学化学学院 巢晖 教授 胃癌诊疗 Fe(III)激活 溶酶体靶向铱(III) 前药
2020/3/20
近日,我校化学学院巢晖教授研究团队报道了一例基于铱(III)配合物的胃癌诊疗试剂(FerriIridium)。FerriIridium可被肿瘤细胞溶酶体的不稳定铁池(LIP)特异性激活,生成兼具抗肿瘤活性与磷光发光的次级产物。据了解,这是首例Fe(III)激活的溶酶体靶向铱(III)前药用于胃癌诊疗。肿瘤微环境与肿瘤生长、免疫逃逸、耐药性获得、肿瘤炎症等息息相关,针对肿瘤微环境的识别探针或抗肿瘤前...
混合配体型铱(Ⅲ)配合物的合成及电致发光性能
有机电致磷光 铱金属配合物 混合配体
2019/1/14
采用4-甲基-2,5-二苯基吡啶(MDP)、5-甲基-2-苯基吡啶(PMP)作为配体,设计合成了2种新的绿色磷光铱(Ⅲ)配合物Ir(MDP)2(PMP)(1)和Ir(MDP)(PMP)2(2).系统测试了2种配合物的光物理和电化学等性质,并通过单晶结构和理论计算讨论了材料的分子结构、堆积结构对光电性能的影响.利用配合物1和2制备的绿色磷光器件实现了高性能的电致发光,最大外量子效率(EQE)分别为2...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张蕾课题组和华中科技大学教授田召明课题组合作,在铱基双钙钛矿材料La2ZnIrO6中的磁场诱导相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以Tricritical phenomenon and H-T phase diagram in a single crystal of the double-perovskite iridate La2ZnIrO6 为题...